世界上值得收藏的东西很多,在我的家乡,有人收藏过秤杆,钱币,古瓷器等等。而这些老物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收藏家们对文化是保留与热爱。
上节课,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瓷器收藏家车飞老师。老师已经收藏瓷器二十多年,他以对瓷器的无限热爱,对古代文化的深刻了解,为我们上了精彩无比的一课。我们如痴如醉,对他十分敬重了。
今天,我来讲一讲我的收藏品——钱币
收藏钱币,最开始来源于我对绘画的热爱。由于钱币上美妙的花纹,惟妙惟肖的人物,风景,它们成为我主要的临摹对象。从此,我开始了收藏之路。因为收藏的时间比较短,并且缺乏更加古老的收藏品,我便简单介绍一下。从二十世纪一分两分的硬币,到港币台币,许多都在我的收藏箱子里。相信老一辈的人,对于二十世纪的钱币有着熟悉感。因为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不太发达,在最困难的时期,这些钱币就是挽救许多人生命的物品了。一分两分的硬币比五毛一元硬币较轻。从化学组成上看,主要是由于现代的硬币主要采用合金合成。相比于纯金属,它们的性质更稳定,不易变形不易腐蚀。并且易于锻造,成本更低,因此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锻造金属。
对于纸币而言,我想,比较吸引人的,主要是它们的花纹。国外的纸币多使用总统,女王等高级领导人的头像作为花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王权的象征。其花纹随着朝代的变迁而不断变革,也比较麻烦。例如英国以伊丽莎白女王头像作为花纹。相比较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例如一毛两毛的纸币上,印刷的大多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头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组成大家庭。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现存的纸币上,是我们伟大主席毛泽东的头像,与西方不同的是,这,更多的体现人民对主席的热爱与敬重。从材料而言,以纤维素为主。我国纸币最初出现在北宋,即“交子”。纸币的材质与普通纸张不同,它们较厚,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水。防伪性也较好。但这些都是作为货币流通的基本要求。但是,它的防潮效果防蛀效果较差,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塑料纸币制品,但在中国内地并未大力流行。但十元的港币已经开始使用了。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电子支付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货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依然值得了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