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龙 20001040
版画,指的是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画出图案,再复印于纸上的艺术创作形式,其艺术价值极高,深受世人追捧与喜爱。
说起版画,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安迪·沃霍尔、丢勒、伦勃朗等版画大师,但殊不知,版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殷商时期,刻于龟甲、兽骨、铜器上的图案即是版画的雏形。在中国,真正开始进行版画创作起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鲁迅先生提倡,后来经过一步步的发展,版画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世人大多都只知道鲁迅先生拥有颇深的文学造诣,却不知道他在版画上也破有成就,可以说鲁迅先生是中国版画发展的奠基人。在国外,丢勒在十六世纪从事铜刻与木刻的版画,但仅局限于复刻;伦勃朗在十七世纪在铜板上开创了腐蚀法的先河,在铜板上涂一层耐酸材料,在这层材料上雕刻图案,再将铜板浸入试剂中,暴露出的铜被试剂所腐蚀,形成下凹的线条,从而绘制而成一幅版画,其所用试剂为硝酸或三氯化铁,与铜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达到腐蚀铜板的目的,利用三氯化铁与刻画电路板的原理相同,与此同时,铜刻版画在西方进入到创作阶段;而木刻版画于十九世纪正式进入创作阶段,代表大师为安迪·沃霍尔,他作品中的讽刺艺术深受世人的喜爱,对世人影响颇深。
在木板上刻画出凹凸不平的图案,巧妙地利用“留黑”的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其精妙程度不言而喻,其中巧妙运用的化学原理值得我们去探究与深思,版画让我们知道,化学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