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一种古老的、极富传统色彩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早在公元前15世纪,连环画就已经在兽骨上初现雏形,其实早期的文字又何尝不是一种画呢?象形文字就是一种图像,它是人们对于所见事物最直观的反映,只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缺少,没有当今司空见惯的化学颜料与纸张,那样的画就多少有点难以辨认,但它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传承。
到了两汉魏晋时期,随着纸的出现,绘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天然颜料在这一时期大放光彩,出现在各种壁画上的艺术作品足以证明这一切。青赤白黑玄黄六色的使用使我们对连环画的研究又深入了许多,也丰富了画的表现,更成为了文人雅士的一种精神追求,绘画的内容也开始趋于连续性。
至于清末明初直到新中国成立,连环画简直到达了巅峰。连环画以其综合性与时事性,迅速在大街小巷风靡开来,在那个精神文化匮乏的时代,连环画无疑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那是黑白年代唯一的亮色了吧。其实,连环画传递的不仅是视觉的娱乐,它在战争年代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的依靠,红色题材的绘画为乱世的人民指明了方向,这也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如今,各种化工颜料的研制,让连环画重又焕发生机,可以说,是化学给了它第二次生命,我们青年当以传承为己任,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兼顾艺术的领域,让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应该也是我们课程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