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与化学

更新:2020-11-07 10:09:51

20003445 石智妍

在如今,法国的香水可以说是举世闻名,而法国也被称为“香水之国”。究其渊源,却是因当时的法国人长时间不洗澡,为了遮掩身上的臭味从而发明出了香水。但世界上的第一瓶香水并不来自法国,根据历史记载,古埃及才是历史最早使用香水的国家。文明的古埃及人已经会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萃取、调配精油,比如使用酒、油膏和树脂类作为介质来浸泡香料植物。埃及最知名的芳香配方之一就是奇斐香油,其配料包含了菖蒲、番红花、桂皮、甘松、肉桂及杜松等,加上蜂蜜、葡萄及红酒一起浸泡所制成。

《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孟子•尽心下》写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性也。”可见,古人对于香是十分喜欢和享受的。我国古代并没有香水,因此人们只能用花瓣或者香料来制作香囊。我国的香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古人就有戴香草、佩戴香囊的习惯。据《礼记内则》记载,未成年的孩子见父母长辈时需佩戴“衿缨”这种香囊以示敬意。唐朝时,鉴真和尚将香药传入日本,如麝香、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安息香等,对后来日本形成的香道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到了宋代,香粉变得十分流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作香粉法,其中的一些步骤与我们现代的化学实验有些相似。

在古埃及,香水最早用来洗澡或喷洒在衣服上以显示自己的地位之尊,而在中国古代,香却另有用途。第一,香可以除瘴防疫、祛病延年。这是由于佩兰等芳香植物有芳香化湿、活血行气、提神醒脑的作用。第二,香可以避蠹防虫。古代文人墨客常常藏香于袖,藏书时也用香。文房四宝亦用香,如制墨时加入麝香、龙脑、丁香等香药。第三,香作为四大雅事之一,为文人墨客所歌咏。如李白的:“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第四,香可以供佛家、道家修炼养性。佛家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德行有关,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连,修行有成的高僧还会散发出特殊的香气。佛家坐禅、诵经时也会使用熏香,以解除晦气,清神正念。

   “香”之所以是香的,是由于某些物质中含有的酯、醛、酮、醇等自身带有香味。而制香过程中的研磨、沉淀、蒸发、烘干等工序至今仍然是化学实验中普遍适用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在香文化的艺术氛围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体验到其中蕴藏的化学原理。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La pietra
写了 3896 字,被 5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