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中有话 | “艺术与化学”课程有感——文物中的艺术欣赏

更新:2020-05-02 20:54:20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我本篇论文中欣赏的艺术是文物中的艺术,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从这两点来看,文物富有了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中打造出了一大批精美的艺术品,流传至今日,艺术品、收藏品成为了文物,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首先我欣赏的文物是秦始皇的兵马俑,我在高中的时候有幸来到西安旅游,来到了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45120_jqyw_4702.jpg

        兵马俑的现场是令人惊叹的,气势磅礴,“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远远望着兵马俑大军,仿佛穿越到以前,体会到秦国雄兵车琳琳马萧萧的高昂的战斗气势,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中秦军方阵为基础,手法细腻。每个陶俑的神态不一。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兵马俑的形状大小大多保存完整,但我们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颜色千篇一律都是土黄色呢?其实并不是表面这样。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却在短短几秒钟之内颜色褪去。兵马俑的服饰上有粉绿、朱红、枣红、粉红、天蓝、白色、赭石等十几种颜色,尤以粉绿、朱红、粉紫、天蓝等四色数量最多。在秦兵马俑身上出现的紫色是一种人工合成色彩,以硅酸铜钡为主要成分,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即便今天,仍然不易制造出来。这种紫色的制作工艺两汉之后已经失传,古人如何调制出这种自然界罕见的颜色,至今成谜。但是出土后由于颜料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便瞬间消尽,化作白灰,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陶俑的颜色。从中可见艺术品基于物质,而物质中又蕴含着化学。

       其次欣赏的文物是唐三彩(图二),因为家中有仿制的三彩马,父亲也有跟我介绍过,对此我有一定认知,首先第一直观感觉是,唐三彩的色彩十分鲜艳,,其次是唐三彩的表面光滑,构型简约但不失逼真,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分析其中形成多样颜色的原因以及化学成分,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溶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有色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唐三彩施用的绿釉所用原料有氧化铜、红丹、石英长石等;白釉用石英、长石、白铅粉、氧化锌等;黄釉则用氧化铁、红丹、石英、长石等配合,有从棕红色到浅黄色的不同变化。几种釉色虽然简单,但经艺人们精心创作,成品素烧(1000-1100℃)再施釉经850-900℃的氧化气氛烧成,即呈现出一种十分富丽的艺术效果。难以想象,在科学水平落后的古代,匠人们可以通过有色金属化合物颜色的不同,创作出艺术品,通过自己的尝试,做出精美的唐三彩,令我敬佩。

45121_ao6w_8663.png

       唐三彩的特点之一是造型丰富多彩,色彩绚丽灿烂,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这是特点三。

       文物在制作过程中以及被收藏时,都有着许多故事,每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本篇论文介绍抗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事件,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军队的进退、民众的流离外,我国众多政府机构、文化机构、工厂企业、大中院校等都进行过战略转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同样背景下发生的“古物南迁”和“古物西迁”,为保护百万国宝,跋山涉水万余公里,辗转于10余个省市,前后历时15年,堪称这部波澜壮阔的大迁移史诗中的宏伟篇章。如国宝大迁徙路线图

45120_zuq2_5738.png

       1933年1月,日本军队攻击长城各关口并突破榆关(即山海关),北平已处于迫在眉睫的战火威胁之下。因此,故宫博物院紧急呈请行政院并获准立即启动南迁计划,但由于反对南迁的势力联络搬运工会抵制,使原计划1月31日开始的古物南迁被迫推迟。

        2月5日晚,北平戒严,反对南迁的代表人物被拘禁,第一批南迁文物被运到前门西站装上专列。车上除了吴瀛带队的故宫押运人员外,还有100多名荷枪实弹的宪兵与警察。次日凌晨,专列秘密启程,为了避开驻有日军的天津、济南等地,不得不舍弃了由北到南最快捷的京沪线,绕道平汉线先向西南进发,后由陇海线由西往东,再经津浦线回到京沪线,沿线均有当地军警警戒。首批南迁古物的文献档案存行政院大礼堂,其他古物运往上海法租界的仁济医院仓库暂存。

       从1933年2月5日到5月23日之间,共从北京往上海运送了5批古物。从第二批起,南迁古物中还包括了古物陈列所、中研院史语所、颐和园、国子监、先农坛和内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等机构的古物和档案。这五批南迁古物的总数为19816箱余72包15件13扎,其中文献档案约有45万件,图书古籍约有30万件,陶瓷、青铜器、书画、玉石器、漆木器、文玩、珠宝等共约30万件。

        中国的文物在抗战过程以及他国入侵中遭受了大量流失,无数珍宝漂泊到异国他乡,展览在他国博物馆,这是令我们千千万万人民心痛的,我们希望的是这些文物可以早日归家,虽说艺术是世界共享的,但是这不是意味着可以从我国抢走文物后展览他国。

       最后,结合艺术与化学这门课,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老师用心良苦,王老师通过请来许多的名家大师,名家们用心为我们解读艺术,希望我们真正地可以了解艺术,在生活中发现美,并能有兴趣有意识地去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激发出自己的艺术潜能。我相信在将来我会与艺术更加紧密,在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内,可以运用艺术的知识,展现艺术所带来的魅力。


艺术与课程论文/作者:食科 杨宇翔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王利民课题组
写了 62698 字,被 4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