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瑞 20000835
一节课的香文化之旅,让我收获良多。我本人其实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忠实爱好者,因此在此之前也有了解过我国的传统熏香。
据我了解,香料最早并不是用来制香的。香料最早的用途其实是祭祀和医药。而后来屈子的“香草美人”之比使香草成为优良品格的象征,成为各朝各代文人墨客的宠儿。
说到熏香,其实就是将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香料。一位古代君子,生活中一定是离不开“香”的:着装时配的香囊,睡觉时用的香枕,沐浴后用的香粉,还有称为“君子四雅”的“斗香”……“熏香”几乎成为了君子的代表。
大多数熏香都是以香草中药为原料,在香气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养生祛病的效果。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中医向来讲究“食疗”“香药”,像熏香这样温和的良药当然受到推崇。
而熏香的作用当然不只是停留在物质上。古代描写熏香的诗词很多:刘禹锡的“傅粉琅玕节,熏香菡萏茎”;陆游的“退红衣焙熏香冷,古锦诗囊觅句忙”;白朴的“玉肌消瘦,彻骨熏香透”……这些诗词都是古人以香抒情,以香明志。
如今传统文化热潮又起,各种古装剧纷纷上映,镜头里必然少不了“烟雾缭绕”的场景。“青山长发的君子端坐案旁,案上一把七弦琴,旁边一个精致的香炉,随着指尖拨弦压弦,一首高山流水缓缓奏出……”这样的场景便是男主角的标配;又或是香炉的特写:“只见徐徐上升的烟雾突然一乱,人影一闪”,这必将又是一场阴谋的前奏……熏香不仅是一个标志,他更是君子“非淡泊无以明志”的象征。
无论是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熏香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会随着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