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红楼,连环与化

更新:2020-10-24 23:18:01

     “画”与“化”,连环画与化学,同“hua”不同意。走入“连环画与化学”时,意不同的两个词在这时联系起来。

    先谈“画”

    连环画、漫画,这两个词在大脑中映射出无数作品,或大或小,或出名或无名,无数作品中,红楼梦(不知该称其为连环画,抑或是漫画)忽地跳出来,一本在图书馆一角等我去翻阅的画,一本陪我度过十二岁暑假的读物。不敢将连环画与曹雪芹先生的原作相比,论其意义、价值,在此只是浅谈其之于我的意义。当论及《红楼梦》时没有苦涩难懂,眼前浮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是宝玉的不拘世俗,是黛玉的偶尔矫情,是宝钗的大家闺秀,他们皆是鲜活的人物,从书中走来,以画的形式与我对话。连环画完全不输文字,一个个角色在我眼前跳动。那是我对红楼梦的最初起点,也许应称为“启蒙”吧。是这一幅幅漫画开启了我的红楼世界,使我未被“四大名著”的嘘头吓退而错过红楼。没有宏大意义,只是与我,这连环画意义非凡。

    再谈“化”。

    未上“化学与艺术”前,在我印象中,连环画便是鲜活灵动,化学便是理性冰冷。可一切艺术形式皆以科学为依托,未有好的颜料,可能贾宝玉会少一分灵动。1956年活性染料的发现,促进华理对感光颜料胶卷的制作,从而推动了中国电影从黑白时代过度到彩色时代。从化学到艺术,化学支撑颜料,颜料构建连环画艺术,看似无联系,实则紧密相连。你看那艺术瑰宝敦煌壁画,你看那记录历史写本图书,你看那形象生动连环画,那是化学的魅力,勾连传统与现代。

     “画”与“化”

      罗希贤老先生寄语,我们要沾些文人气息,学会讲点什么,写点什么,画点什么。学丰子恺老先生画点漫,自由随意地表现思想、记录自己。

     一画红楼,连环与化,“画”与“化”是“文”与“理”,是相互联系的两者,是应统一于我们身上的东西。

(找不到我之前看的那个版本的红楼,就在网上找了其余的附上来了,供大家参考)

                                                ——20000844娄思雨 生工

    

54621_vhcx_8648.jpg

54768_uggy_3972.jpg

54757_lt1x_6125.jpeg

54630_rvup_3753.jpeg

54648_wicj_9316.jpg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乳酸菌
写了 2581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