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与化学

更新:2020-10-20 22:04:54

化学205   李新宇   20001056

“一些著名画家的签名本在各个地区的拍卖会上屡创新高,就是明证。近年来,连环画名家原稿引起各地实力派藏家的关注。而原稿的价值不在于清晰,而是在于其独一无二性。”小人书,又称连环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七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伴随着一个时代的人走过了特殊的岁月,却又随着90年代新兴电子读物的冲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近几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调整,曾经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连环画成为不可缺少的交易品,跻身继瓷器、书画、钱币、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类别。连环画以其不断上涨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魅力。如果说有关‘小人书’的收藏正悄然升温,其文化魅力引人关注,可谓恰如其分。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敦煌壁画为何能保持千年不脱色?颜料从何处来?用什么工艺、矿物制成?多年来众说纷纭。

敦煌壁画颜料主要来自进口宝石、天然矿石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 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颜料标本博物馆。它保存了北朝至元代等十余个朝代千百年间的大量彩绘艺术颜料样品,是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颜料化学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王进玉采用科学方法,将现代仪器分析结果与古代文献记载结合起来,以敦煌壁画常见的红、黄、绿、蓝、白、黑、褐等三十多种颜色为样品,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插图的内容生动的表现了书本的精彩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连环画的形式已大致成型。正是化学为连环画千年的艺术提供原料,使连环画艺术作品生生不息,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欣赏,研究,也是艺术带领化学走进不一样的化学世界,多姿多彩的世界,正是今天这次《连环画与艺术》,让我意识到连环画中不仅仅包含化学知识,更是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朝.
写了 2806 字,被 人关注